翁城日记 251

大众日报   2023-07-12 00:54:29

翁城,我们来了!但见此地:山川秀媚,土地肥沃,民风淳厚,人物磊落……我们行走,我们看见,我们阅读,我们感受,我们沉默,我们呼唤,我们耕作,我们收获。行走美丽中国,助力乡村振兴。即日起,本院特推出“翁城日记”,用志其事,以壮我行。

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广州


(资料图)

今天,在谋划明天起陆续去翁城执行任务的诸般事宜。

明天一早,小王老师将奔赴翁城,继续诗歌讲习。暑假第一讲,期待惊喜。下周,大部队也将入翁,工作任务:次为继续创作大地艺术若干,次为“我的中国乡村生活七十年”杨阿姨口述历史深度推进,次为短视频平台“乡村少年的艺术大招”启动并开展拍摄。

杨阿姨的这个访谈,构思已久。“二十四史只不过是帝王家谱”,确实,而现在,是普通人接入史家视野的黄金时代。“地球事务管理局翁城考古成果展”需要这样的原始资料,来呈现这个时代的苦难与辉煌。杨阿姨的访谈录,将构成考古展览资料之一种,生动呈现中国乡村生活七十年的嬗变,成为是时某种鲜活历史的清晰脉络。

晚上,专门去学而优,把《诗与它的山河——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》(三联书店版)买了回来。不久前,拼多多“为你读书”活动,把好几本捐给了巴东沿渡河镇场子堆小学。拿起来略翻几页,大爱之。

翁城的孩子,不妨也读读,由此而知我中华美学,与山水之渊源甚深,得以涵泳仁智之乐。

晚上,陈德道打开电话,他正在郑木匠那和几个朋友聊天,很兴奋:郑木匠的木艺馆、深圳一朋友的茶馆、一乡贤的兰花馆,都要进驻农业公园。十分期待。

撰文/张演钦

编辑/王绮彤

审校/赵旭虹

核发/张演钦
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责编 | 王绮彤